這次回台北時,跟一位好友通電話。他是我在記者生涯中,最欣賞與最信任的編輯之一,曾在麥田編過「當代小說家」系列,以及許多著名作家的小說。我當時跟他聊的就是,如何看待你所編的小說遇到的評價?記得他那時勸慰過我,說是不要入戲太深,編輯和作品之間,還是要保持一些距離等。(大概是這樣吧?)

不過這真的是我的問題,如果是我寫的東西,我其實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。但如果是我選的作者,我就非常想捍衛他們,說起來這不太應該,我也覺得這應該列為我修身養性的目標之一。但是說是這麼說,今天看到這個書評,我還是欣喜異常。我一直這樣覺得,也許許多人覺得《萬物生長》比《三日,十四夜》更精彩(其實我自己也很喜歡《萬物生長》),但是就成長小說來說,沒有到《三日,十四夜》,沒有接觸到那種傷害、黑暗的東西,就成長小說的寫作來說是不完整的。所以,我要特別貼出這個書評。

單純歲月

 馮唐是個才氣縱橫的作家,他的文字大開大闔像北地的沙塵暴長驅直入沒有一點猶豫,每一個句子都漂亮流暢得像是直接從胸口掏出來,渾然天成熱血得一點矯飾也沒有。如此優越的敘事能力叫人羨慕,語言文字對他而言似乎不是身外之物,也不是後天的學習,完完全全像是他身上的一個隱形開關,世上沒有他不能說的話也沒有他說不清楚的事。他的文字裡沒有天高地厚這回事。

 這是一本關於青春尾聲的故事,它充滿了年輕男性的夢想、慾望、掙扎、困惑、愚蠢以及幻滅。它看起來非常大膽而且色瞇瞇的,全書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殖崇拜和性幻想,可是讀者最後會發現,這不是一個色情故事,它如假包換竟然是個純情故事。這個色膽包天的敘述者其實只是個有點傻氣害羞的孩子,他面對世界的時候不知所措,他想抓住的東西總是從指縫溜過,他也不知道是被自己騙了還是被世界騙了。那迷惘和憤怒像是沙林傑的《麥田捕手》,那失落和困頓像是亨利米勒的《北回歸線》。

 看這書不能想文以載道,也不能想生活與倫理,這書是關於初生之犢的莽撞。多數人廿幾歲的時候大概都有過相似的椎心經驗。你自以為聰明,可是有一天你醒來發現所有的人都騙了你,你原來一直活在謊言裡,你錯過了你最想要的東西。你極不甘心,然後用盡力氣抓住它。經過這最後的掙扎你終於長大了,在失去和攫取的過程中,一個人脫離了年少輕狂,這最後奮力的縱身一躍是青春尾聲最絕望也最美的姿勢。你把自己砸碎了,然後就長大了。

 這也是一本關於北京的故事,但它不是老北京也不是苦難中國,它寫的就是這個從傳統北京變成現代北京的轉變過程。主角是一個生長在北京的男孩子,他經歷了窮困,也看見了暴富。他看見中國從清貧轉變成鉅富的荒謬過程,他生命裡所有的人都在這激流裡奮力向上,無所不用其極,他的愛情和人生也被這個社會劇烈的轉變過程片面決定了,但是他沒有直接批判這些不平等,他也沒有痛罵誰,他僅僅是笑著把故事講完,講他的單純和痛心,讀者就,全懂了。(柯裕棻) 

摘錄自網路與書網站
http://www.netandbooks.com/taipei/picks/0711_index.asp#0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ghtonear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